为何刘邦四十岁一事无成,真实原因有三个

 2025-07-26 04:00:07  阅读 51  评论 0

摘要:刘邦的人生充满了戏剧!那为何刘邦40岁还一事无成啊?原因有三:1、不愿从事农耕生产家务劳作据《史记|高祖本纪》记载,刘邦年轻时“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”,意思是说,刘邦为人宽宏大度,不愿从事农耕生产家务劳作。被人称为“泼皮刘季”,不愿从事农业生产,在农业社

刘邦的人生充满了戏剧!那为何刘邦40岁还一事无成啊?原因有三:

1、不愿从事农耕生产家务劳作

据《史记|高祖本纪》记载,刘邦年轻时“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”,意思是说,刘邦为人宽宏大度,不愿从事农耕生产家务劳作。被人称为“泼皮刘季”,不愿从事农业生产,在农业社会为主的秦末汉初,是会被认为是社会闲杂人等的。

2、做官也不好好做

据《史记|高祖本纪》记载,“高祖及壮,试为吏,为泗水亭长,廷中吏无所不狎侮,好酒及色”,意思是说,刘邦到了壮年,试为官吏,当泗水亭亭长,衙门里的官吏差役,没有不被他戏弄欺侮的,并且他好酒贪色。你说作为一个亭长,不好好做官,反而经常调戏、戏弄、侮辱下属、同事,并且还好酒好色。你说这样的人,能被别人好评吗?能顺利升职加薪吗?肯定不能啦,所以壮年时也就做过一个亭长,一样碌碌无为。

3、做亭长,还把犯人放跑,亭长也不想做了

据《史记|高祖本纪》记载,“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,徒多道亡。自度比至皆亡之,到丰西泽中,止饮,夜乃解纵所送徒。曰:公等皆去,吾亦从此逝矣!”,意思是说,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县里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,很多民夫中途逃走。刘邦预料,等到了骊山,民夫可能会跑光。所以,刘邦到了丰邑西面的湖沼地带,便停下来喝酒,到夜间,就把民夫都放了。并说:你们都走吧!我也从此逃命去了!这就是说这个亭长也不想做了,也准备跑路啦!

所以,由于秦末乱世,刘邦又不愿意踏踏实实过日子,吊儿郎当,好酒好色,小小的亭长也不想做,所以40岁的时候,刘邦还是一事无成。

直到他遇到了在沛县避祸的吕太公,一眼相中他,并把女儿吕雉也嫁给他。吕太公有钱,有人脉,又与县令关系好,认识众多沛县豪杰。自此以后,刘邦开始转运,娶妻生子,拉杆起义,他的粉丝萧何、曹参、樊哙等都是沛县人。

所以,刘邦的一生就充满了传奇!

郑重声明:【为何刘邦四十岁一事无成,真实原因有三个】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

版权声明:xxxxxxxxx;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jxcity.cn/news/15715.html

标签:

发表评论:

关于我们
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,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,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,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,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。一旦使用lecms,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、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,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。
联系方式
电话:
地址:广东省中山市
Email:admin@qq.com

Copyright © 2022 瑞融财富网 Inc. 保留所有权利。 Powered by LECMS 3.0.3

页面耗时0.0968秒, 内存占用1.63 MB, 访问数据库17次